【影評】《噪反》Chaos Walking
★★★ 空有一手好牌卻不出牌?
.
【同步發表於 方格子】https://vocus.cc/article/6049d238fd89780001043d73
.
拍電影這種事總是很奇妙,藝術創作總有失手或是做到自己不那麼上心的案子;如同湯姆哈柏同時拍出《王者之聲:宣戰時刻》和《CATS貓》、勞勃辛密克斯同時拍出《阿甘正傳》和《女巫們》、道格李曼同時拍出《明日邊界》和《噪反》。
.
《噪反》做為一部在2017年殺青後,遲遲不上檔又碰上疫情的尷尬時期,在2021年這個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之際,一部平庸不算差,但被當作娛樂巨作來包裝強推,總是會讓一些觀眾期待落空。
.
簡單來說,《噪反》是部頗不合時宜的青少年小說改編電影;其反烏托邦主題,世界觀的設定聽起來相當有趣,故事的格局卻沒有想像中來得大。幾位重要的角色人物,包括湯姆霍蘭德、黛西雷德利、麥茲米克森,甚至是尼克喬納斯都表現亮眼,劇情卻在缺乏爆點的情況下平順走完,感覺幕後的創作者只是想把事情做完而非做到好。
.
而它並沒有想將故事放大到述說人類外星球的拓荒史,反而縮小在一個小鎮聚落因與外來移民相遇而發生的衝突。換句話說,故事的格局僅發生於一場你追我跑的追逐,並為下一個系列故事的續集鋪路;很顯然地,就算有強大又具票房號召力的卡司助陣,也沒辦法掩飾其題材掌握上的失控局面。
.
但仔細觀察,《噪反》的故事寓意似乎巧妙地對應到18世紀末開始的美國西進運動,或是19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後的列強殖民時期,並透過科幻元素加以包裝,講述人性的劣根性,以及人類社會的建構更迭;建立在謊言之上的政權,以及訴諸暴力解決問題的歷史脈絡,不論從政治、宗教、人性、原始的本能下手都能夠有很好的發揮空間,卻又時常臨門差一腳;空有一手好牌卻遲遲不出牌,這種感覺就一位觀眾的角度看來,十分詭異。
.
我原本以為電影從女孩介入了一個僅有男性的聚落,將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但就在你追我跑的過程中模糊了焦點;我本以為主角會在心愛的○○被殺後,彷彿基努李維上身而對抗強權,但似乎劇情也沒有想要朝著爽快武打場面前進;我也本以為這是一個男孩轉變成為男人的故事,但看到最後似乎男孩的噪音仍然存在,前後並沒有太多改變。
.
那... 這部電影,又或者是這套原本要發展成三部曲的故事,到底想要傳達什麼樣的價值觀?是藉由科幻的題材來講述人性?還是純粹追求娛樂?劇中不論哪個元素都處理地平淡無奇,似乎嗅出了一絲在這個反烏托邦電影熱潮後,片商對於這部作品並沒有太多期待,而僅僅只是試一試的心態讓已經退燒的熱度,想辦法再次點燃火苗;殊不知,這也只是再次證明了電影與小說之間的媒介轉換,仍然需要通盤性的考量觀眾的觀感、以及在敘事上的重新編排,要不然照本宣科依舊是條行不通的死路。
.
整體來說,《噪反》並非太差的作品,只是讓人皺起眉頭感到困惑不已;換個角度想想,若不是現在這個尷尬鬧片荒的時間點(缺乏娛樂大片 Blockbusters 的情況下),我們或許根本不知道《噪反》這部片會被片商壓在桌墊底下多久才能重見天日。
.
.
.
《噪反》Chaos Walking
台灣上映日期:2021-03-05
.
.
.
#噪反 #chaoswalking
#道格李曼 #湯姆霍蘭德 #黛西雷德利 #麥茲米克斯
#DougLiman #DaisyRidley #TomHolland #MadsMikkelsen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XXY
阿甘正傳寓意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前,有個好萊塢》:這才不是情書,這是一本滿紙辛酸言的淌血回憶錄】
http://bit.ly/2OmK916
基本上,沒人能三言兩語講清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等等我告訴你為什麼)。不過在那之前,《從前,有個好萊塢》首先得勾起觀眾的興趣,才能讓你有興趣尋幽探勝。過往昆汀總有這樣的魅力,但我認為《從前,有個好萊塢》少了一點這樣的吸引力,至少是對台灣觀眾而言。
這件事我已在文章裡寫得清楚,資料狂兼宅神昆汀這次引經據典的複雜度直上天際,但更大的問題是,台灣觀眾對60年代的好萊塢黃金年代太過陌生。這扼殺了觀眾去探究這部電影背後更多精采的可能性,這當然很可惜,非常可惜。
目前預測這部電影在台北票房應該能破千萬,我想這也許已經是很值得高興的事了,應該是因為雙明星魅力所致。其實劇情更容易理解的《八惡人》,在台北票房僅有500萬左右,這代表應該有很多觀眾是被彼特與李奧納多騙進戲院的,但既然是被騙進去的,那他們應該不會對這部更加複雜的昆汀電影有好感。
我來舉個例子,來看看《從前,有個好萊塢》是多麼複雜的一部電影。
李奧在這部電影裡飾演一個完全虛構的角色,但他的生平卻非空穴來風:昆汀剪接了非常多60年代好萊塢人物的生平,拼成一個事業高低起伏的瑞克。當瑞克事業不順時,有人推薦他去義大利拍電影。如果你是通信的忠實讀者,這段過程也許會勾起你的回憶,你應該看過類似這樣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TotoroForestNews/posts/314132119215592
克林伊斯威特就是在好萊塢無所發展之後,到了義大利、跟名字不知是三小的義大利導演、拍了聽起來很荒謬的義大利西部片(就跟美國武俠片或法國人拍《城市獵人》一樣)。最終這卻讓伊斯威特功成名就,而《從前,有個好萊塢》中的瑞克也同樣讓事業死里回生。
這個是昆汀的「借用」手法,並不稀奇,你可以在《阿甘正傳》中見到更多。
昆汀的「借喻」更加高明之處,在布萊德彼特飾演的布茲身上。
布茲也是虛構角色,單看角色似乎好像想不到明顯的借喻對象。當然,瑞克與布茲的親密主僕關係,是借用了畢雷諾斯與他替身之間的關係,更有趣的是,昆汀堅持邀請當時已高齡的畢雷諾斯,也要在電影裡演出。這讓虛構角色與當事人同台演出的奇妙寓意,只有昆汀在今時今日還願意有這樣費工安排,而也只有「巷子內」的觀眾能摸清門路。
布茲本人更為有趣,他的人設要遠從比利傑克這個虛構角色談起。我認識比利傑克是因為席格的關係,想不到吧,命運真是錯綜複雜──這也是昆汀一貫的創作觀。
史上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出現合氣道,應該是席格的電影處女作《熱血高手》。事實不是,害我一開始寫席格時差點把完成的文章打掉重寫。事實是比利傑克,這個角色來自1971年的同名電影《比利傑克》(Billy Jack)。這部電影是著名的cult電影,現在觀之非常詭異,有點像在看莒光園地,角色都很生硬,但角色的動機卻都很單純直線、單純到幾乎像是機器人一般不知變通。
布茲的個性很像傑克,像我文章裡寫的「我們只能從他徹底軍事化地管理愛犬的方式,隱約嗅出他一樣用規條與道德,把人生不順的怨懟塞到心靈最深處」,布茲像傑克一樣沉默寡言,他有些不堪的回憶,但他不想與任何人分享,或甚至為自己辯白。
比利是綠扁帽部隊出身的合氣道高手,他路過一個偏郊小學校,這學校裡的學生很怪,各種膚色人種都有,管理的是一位女老師。因為某些亂七八糟的原因,惡霸要毀掉這所學校、甚至玷汙了老師,比利忍無可忍,用合氣道功夫把壞蛋打得歪哥七抓,之後瀟灑隨風而去。這部電影你可以看做是《原野奇俠》的變種、也可以腦洞大一點,看做許多退伍老兵路見不平的B級動作電影。 布茲就是一個拼命付出的角色,跟傑克的設定非常類似。
許多人認為《比利傑克》是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原創商業大賣座電影(blockbuster),電影的故事來自於導演兼編劇兼主角湯姆勞夫林(Tom Laughlin),這是他自己的點子,這個人也很奇才,他原本也是奶油小生演員,後來求改變卻變不出什麼門道──電影公司也不允許演員自己亂搞,於是他開始另尋門路、回去念書、甚至還退出演藝圈去辦學校,最終過了幾年,他終於籌到80萬美金,可以拍他幾年前寫的《比利傑克》,而這部片爆賣3,200萬美金。
布茲身懷武功跟老也微賤什麼雜工都做的設定,是來自勞夫林--布茲住在電影院、白天在好萊塢打工、晚上回家還要看影集,這點跟勞夫林心心念念都跟電影有關是雷同的。昆汀等於讓1971年的大賣電影、與比利傑克和勞夫林三個元素混雜在一起,做出了一個布萊德彼特的角色。
這就是我過去私底下常說的,昆汀的電影真的是隔夜咖哩──放越久味道越濃,是因為當你了解更多知識,回頭再看看這些電影,你便會發現昆汀設計的巧妙之處。
基本上,沒人能三言兩語講清《從前,有個好萊塢》的精彩之處,上面我寫了快兩千字了才講了一點點──還沒講到這部電影裡是如何呈現60、70年代的好萊塢特技替身真實樣貌呢。每個角色能說的都有很多很多,這就是我在文中說的:「電影裡除了描述他們各人的故事之外,還讓他們成為某個好萊塢階層的代表。瑞克達爾頓、克里夫布茲、與莎朗蒂,代表著因為不同因素集結在好萊塢的人們、代表著入行年資不同的演藝人員。昆汀一方面細描他們的浮世輪廓,呈現他們生活的種種細節,同時卻又模糊他們的處世心境,試圖讓他們為更大的同階族群代言。」
電影何須看得多,也許你只要看懂昆汀的十部電影就夠了。
双喜電影發行
阿甘正傳寓意 在 張渝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ugene極短篇之二十三,選舉,我少年時每天讀的詩人和Line
最近我們的團體(土木技師公會)在進行選舉,這一年有數億營收的團體的理事選舉異常激烈,我也在這些選舉中有很多新的體驗。
我少年時先是讀鄭愁予的詩,「每夜,星子們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我在井底仰臥看,好深的井啊」,就每天都在鄭愁予的水和酒裏生活(我卻盼望著夜晚來;夜晚來,空杯便有酒),後來我發現了氣氛完全不同的陳黎,就又開始每天讀這深受中美洲(智利,聶魯達)影響的詩人的詩。
這次理監事選舉除了發現大家把選理事當里長在選外(選後我肯定被秋後算帳亂說話),我也對少年時讀的詩有更多的體驗了。我一直記得台灣總統第一次直選時(1996,正二十年前),陳黎寫了一首詩講在美國教書的台灣詩人楊牧返國投票的事。
楊牧是戰後在花蓮長大的台灣詩人和文學家,後來旅美在美國教書後回台灣任教與作研究。我對他了解不多,我很少讀他的詩,但他在柏克萊唸書時值越戰,柏克萊就是你們在阿甘正傳看到一堆嬉皮的地方。你可以想見楊牧是什麼樣的人。
1996年台灣總統第一次民選,這對1945二戰日本統治後發生二二八到當代的台灣人來說真的是一件大事,楊牧從美國回來投票,陳黎那時候寫了一首詩我印象很深刻,他描寫楊牧,這他小時的同學,一直在美國,從美國回來投票把票折起來像折起太平洋與歷史一波波的潮水一樣投入票匭,陳黎最擅長的就是這些情境,但我一直找不到那時在中國時報(那時沒人想過中國時報後來是米果人在管)刊的那首詩。
為什麼不email問陳黎?我馬上寫了一封email,陳老師(陳黎退休前是國中英文老師)馬上回了信附上那首詩(歸來—給楊牧,1996),後來我們還Line了一二個小時。橫跨在台中花蓮間的中央山脈沒有成為電子傳訊的任何障礙,三十年前我瘋狂地讀的詩的詩人用email和Line回我的問題,我是否有一天可以Line給馬勒?
我的詩人說他老了,其實他沒有任何老態,但我老了,我已經讀不太懂當年我狂熱的文字了,我只能依稀用我還有的老花視力透過google wiki慢慢拼湊出當年我狂熱的文字的背後的寓意,但我也有了我的新的對這些文字的解讀,因為這次我也是在選票上的人之一。
歸 來
—給楊牧(highlights)
子夜,化為蛇,化為狼,化為九歌九辯的星圖。
比擴音器響亮的光輝。
我看到他轉身
把選票摺疊再摺疊,彷彿收攏一波波記憶的潮水,爭議的浪
他把票投進票匭,愉快走出童年國民小學新建的活動中心
註:1996年3月23日,台灣首屆總統民選,詩人楊牧從美國返鄉,在母校明義國小投下他生平第一張選票。
http://ow.ly/4nczHq
阿甘正傳寓意 在 反思人生電影、有寓意的電影、法國電影特色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阿甘正傳 ,讓你羞愧反思自己的過往,以嶄新的自己迎接明天。阿甘正傳,告訴你不管做什麼,只要開始就不會晚。他是一個低智商的人,可他的執著讓 . ... <看更多>
阿甘正傳寓意 在 反思人生電影、有寓意的電影、法國電影特色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阿甘正傳 ,讓你羞愧反思自己的過往,以嶄新的自己迎接明天。阿甘正傳,告訴你不管做什麼,只要開始就不會晚。他是一個低智商的人,可他的執著讓 . ... <看更多>
阿甘正傳寓意 在 MOD電影199愛好團|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2016中國電影) 的推薦與評價
岳云鵬和柳岩的愛情線故事,看似痴情男一往情深,像Forrest Gump阿甘正傳男主角般的,對我而言則是警世片!為了不愛他的女人,執著如此,是愚痴嗎? ... <看更多>